高教园区“文化沙漠”现象调查实践总结
——校先锋总队“行知”暑期实践团队
摘要:大学城办学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闯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兴大学城内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办学条件极大提高,但由于大学城远离市区,周围缺少一个有利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大环境,文化沙漠化现象显现。如何使大学城文化繁荣,让身处大学城的学生真切感受到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这就对大学城的精神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我们校先锋总队“行知”暑期实践团队试图以下沙大学高教园区十一年发展建设状况作为实践支撑,比较浙江大学这一历史悠久且文化建设成果突出的我国高等学府的发展建设模式,对在下沙高校及浙大师生展开调查,社区居民及园区领导进行访谈,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对弘扬大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实现大学城与社会的深度暗合和对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城;精神文化;建设
调研对象:
具体对象与地点如表1所示。
表1
此外,为从宏观上了解下沙高教园区发展规划与文化建设现状,我们还将前往下沙开发区管委会。
调研方法与过程:
在确定调研相关课题后,参考指导老师建议,修改调研方案后,根据调研需要以及队员自身情况,合理分组,为调研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此次调研针对不同的主体,我们决定采取不同的调研方法。对各大高校学生群体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社区居民以及下沙开发区管委会领导采用访谈法。从团队出征到实践结束,我们一直用相机用心记录实践经历,以保证数据来源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并将其视作团队为了同一目标共同真心付出的宝贵财富。调研实践具体流程如下所述:
6月24日,各组组长带领组员分别前往中国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校、浙江财经学院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对下沙学生课余生活以及关于高校间资源共享展开问卷调查。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程度见表2。队员们身临下沙各大高校,切身体验不同高校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建设,为调研课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对调研结果的呈现提供帮助。
表2
6月25日,各组分别访问新沙居委会分管文体群团活动袁影部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核成教授、人文学院胡国义教授及长期开设校际公选课的吕东方教授等。袁影部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使我们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娱乐方式和日常文化活动,并表示希望各大高校师生与社区加强联系,丰富社区居民生活。黄核成教授和胡国义教授就建立高教园区的利弊与校际公选课的设置模式阐述观点,并给出相关建议。吕东方教授就校际公选课对下沙文化氛围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提供自身的思考。
6月26日,全体队员一同前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及西溪校区,各组分别对校园周边文化氛围和大学文化辐射展开问卷调查,访问浙江大学研工部学生处任教授以及求是社区党委张书记等。浙大文化氛围浓厚,与周边社区交流紧密,学生对周边社区的整体环境与总体印象满意度高(见图1),为下沙高教园区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图1
6月27日,一组队员访问杭州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袁月局长,向其咨询下沙文化建设情况等。袁月局长对我们的调研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下沙建设思路与相应措施以及实施效果与展望,并鼓励我们能在调研课题上更深入挖掘,为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出一份力。
在调研过程中的每天晚上,固定时间与地点,全体队员准时集中,就当天的调研成果进行整理统计,并将调研过程中的特殊经历进行分享,为使后续调研安排更高效合理。当晚说明下一天的任务,确定行程与分工。
表3
问卷发放情况如表3所示。
调研收获与感想:
经调研了解,较浙江大学而言,下沙高教园区与周边社区交流较少(见图2)。下沙学生理想的下沙文化中心功能丰富(见图3),而高教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客观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是一个长期、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文化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欲使高教园区文化繁荣,必要促进各高校积极交流合作,加强高校与社区联系,共建下沙文化新篇章。

图2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进对高校文化建设的认识与了解,并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究,加深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多方面完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的分析与逻辑思考能力,充分发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个团体,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团结互助,收获颇丰。来自不同学院各个专业的队友富有热情,调研课题选择时思考积极,讨论激烈。调研课题方案确定及时,并能迅速达成统一意见,投入准备。前期准备阶段有条不紊,物品齐全,效率突出。调研流程设计合理妥当,调研内容丰富充实,实践开展井井有条。
图3
同新兴的高教园区相似,新的组建集体需要经过沟通磨合,反思改进才能完善自身,使集体更有凝聚力与合作精神。此次调研因前期宣传联系不到位,导致实践过程中宣传效果欠佳,影响力有限。任务分配若能更加细致,必能有效提高个体的参与感与积极性。调研形式难创新,但可适当增加其多样性。因不同高校学校课程时间设置不同,对学生教师的调查与访谈时间估计不足,致使效果难达预期。因问卷设计与访谈问题设计需要,应加强相关专业性知识。
暑期调研充实了我们的假期,也希望我们的调研实践最终报告能够给各方一点参考。当群众文化与社区文化、大学文化相结合,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区之间交流渠道畅通,才能实现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文艺成果共享,高教园区必将焕发生机,春意盎然。文化绿洲将不仅仅是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