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7
各学院、处级部门:为响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的号召,进一步推动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发展,提高我校学生学术科技水平,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以引导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大赛预通知安排,目前我校校赛环节已告一段落,近期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遴选出参加省赛的团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组织结构
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担任主任,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计划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团委和后勤服务总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分管科研和学生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2015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名单见附件,下面简称组委会),对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做好竞赛的各项工作。
三、参赛对象
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中国籍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
四、大赛内容
(一)“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凡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的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专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三)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等不在申报作品范围之列。
(四)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审核确认。
(五)请各学院根据校赛反馈意见,对上报作品进行修改完善,于2015年1月8日(周四)前将选送参赛作品申报表(一式一份)、作品正文(一式一份)及作品汇总表(一式一份)统一报送至校团委301办公室。申报表和作品汇总表需加盖学院公章,其中作品申报表、汇总表等表格可到团委网站下载。
详见大赛预通知。
五、赛程安排
(一)2015年1月上旬,进行参赛作品文本评比,按照1:1.2比例遴选出备战省赛团队。
(二)2015年1月下旬,成立集训教练组,对团队开展集中训练。
(三)2015年3月下旬,确定参加省赛队伍并进行信息报送。
(四)2015年5月,参加省赛。
(五)2015年10月,参加国赛。
六、奖项设置
由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并推荐参加浙江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竞赛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等四个奖励等级,奖励获奖作品的作者及指导教师。同时,竞赛以作品获奖数和获奖等次为依据综合计算各学院参赛得分,按总分排位评比组织工作奖,奖励在比赛中成绩优异和成绩进步较大的学院及相关组织部门。
联系人: 贾老师 86878601 谢老师 8691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