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简刊第一期

发布者:刘佳茵发布时间:2018-07-23浏览次数:752

尽管是炎热的七月,杭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仍一直在路上。这一次,他们走进特色小镇感受创业魅力;再入迪庆为支教贡献青春力量;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学习五水共治;前往乌镇品扎染艺术;深入四所高校寻求灵感。

悠然创业 诗意栖居

-经济学院杭州特色小镇调查实践服务团-

 曾经的“江南粮仓”,在今天兴起了一座座创业小镇,它们孕育着希望,托起了无数人梦想的翅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客踏入这方天地,绘制互联网时代的宏伟蓝图!

 77日晚八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杭州特色小镇调查团”所有成员悉数到达会议室,开始了调查前的工作安排会议。


   经济学院杭州特色小镇调查实践服务团由姜建红老师和王术海老师带队,决定走访龙坞茶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进行考察学习,梳理杭州特色小镇的现状概况,并从空间、产业以及规划三个方面总结发展特征,旨在为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特色小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经验。

 会上,团队负责人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能力,安排了责任到人的具体任务,每位成员领取了自己的工作内容,现场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每位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提供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确定解决方案,完善计划,以保证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确定了所有安排,大家满怀信心的开始准备,期待着出行日的到来,预祝此次调查活动圆满成功。出征!

十年支教杭电迪喜之光团队再入迪庆

-人文与法学院“迪喜之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迪喜之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于2009年,缘于中山女子陈燕在迪庆州德钦县筹办迪喜慈善学校的故事,此举引发了我们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热切关注。这是一支基于调研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教育、文化、NGO扶贫等问题的社会实践团队。团队一路走来,发扬吃苦耐劳的志愿精神,把对贫困地区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了云南省迪庆州,也获得了学校、社会的认可,曾获得25项荣誉,其中包括浙江省百优暑期实践、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百强团队等团队奖14项,先进宣传等个人奖11项,被维西电台、团省委《青年与社会杂志》、春城晚报、杭州日报等6家媒体采访报道,网页新闻共计30多篇。

 2018年“迪喜之光”团队再次集结,由杭州出发,跨越2758公里,从海拔20米的平原到3000米的高原,历时72小时,19名志愿者终于到达了本次支教的站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中心完小四保分校。

 76日出发前,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内的积水淹没了小腿,幸得杭电保卫的帮助,将团队的行李和物资运到了地铁站,才顺利踏上了云南支教之旅。




 72个小时的车程,经过了杭州-昆明-大理-维西县-四保村,进村的大巴车由于下雨前方道路有泥沙滑坡,无法到达学校,迪喜人员步行2公里的黄泥道路,于7921:00到达四保完小分校学校



迪喜之光团队以“志愿传递爱心,行动点亮希望”为口号,已连续十年奔赴迪庆进行支教活动。此次活动响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号召,深入该地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到访十年的所见所闻反映改革开放后该地傈僳族地区生活方式的变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信工程学院五水共治实践服务小分队-IMG_260

78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五水共治主题实践服务团,将顶着夏日炎热的高温天气赴中国湿地博物馆进行走访参观。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湿地有关的知识,全面地理解五水共治工程,践行瞩望绿水青山的郑重承诺,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浙江。

 早上,队员们早早地集合在第五餐厅门口,大家兴致昂扬,为了此次实践活动专门订做了横幅。在集合完毕拍完照片后,大家整装出发了。出征前,大家也表示了自己对于此次实践活动的憧憬和期望。组员们都希望可以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希望可以多了解一些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现状与解决办法,把“五水共治”工程与湿地保护联系起来,让我们可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此次的目的地是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全国首个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它主要有四个展厅,其中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重点目标“五水共治”馆,位于湿地与人类厅。组员们表示,五水共治是造福社会和人类的大工程,希望可以在此次活动中尽量全面地了解该工程目前的实施情况以及已经取得的成就,希望可以从已经取得的成就中汲取经验,为身边的水资源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之前的目的地选择讨论会上,通过了解,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定位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第一标志性建筑,并力争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科普性湿地专业博物馆,成为中国开放性湿地研究中心和以湿地为主题的科普教育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目标很符合我们小组的参观主题,并且还可以与湿地保护联系起来,让“五水共治”工程的目标更加立体化。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而近年来,杭州的五水共治也取得了许多成就。通过这次对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走访参观,我们小组希望可以更加全面地学习五水共治工程的具体内容、现状及其意义,学习“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最后,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经之络之” 一场一千五百年的交织梦

-外国语学院“染撷集”实践服务团队-

 710日上午九点,“染撷集”实践服务团队一行人在图书馆门口集合,向我们的实践地点——乌镇出发。东汉时期的王逸曾云“方圆绮错,极妙穷奇,虫禽品兽,物有其宜。”为了研究这门古老的工艺——扎染,我们实践团队确定了目的和基本方向,并定下了实践地点。第一站便是乌镇。


 九点整,我们小组在图书馆门口集合,并简单地举行了此次的暑假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我们站在图书馆的台阶上,高举横幅合影,以此作为此次出征的象征。随后,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实践目的地——乌镇。

 乌镇西栅景区的“草木本色”染坊就是一家以传统草木染色作为特色的作坊。因此,我们立足于此,将深入探讨研究扎染艺术,调查我国扎染艺术的现状,并跟随着扎染的流程更加深刻地体会这项艺术的魅力。

 到达染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悬挂着的蓝布。我们走进“草木本色”染坊,首先参观了扎染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扎结,用线在被染印的织物上首先扎出要绘制的图形,缝好后一抽一拉形成一个立体的形状,并将原先预留出来的线打结,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第二步便是染色,主要染料是板蓝根等天然植物,将已扎好的织物放入有染料的染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织物的图案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在手艺师父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总体流程,随后我们便参与到实践中。工作人员为我们准备了白线和麻布,让我们根据模板选择图案进行绘制。随后我们将白线抽起扎紧。整块布皱缩在一起,很难想象最终的成品会是什么模样。因为染色的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所以在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看见的晒在院子里的蓝布,蓝白相间,给人一种淡雅感。

 虽然扎染的过程看似只是简单的沿着边线缝制,但哪怕仅仅是简单的花纹,其中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们感受到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追求美、享受美,不断地实践创新,发挥聪明才智,融入简单的手法,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美。

 随后我们还采访了当地的工作人员以及来染坊参观的旅客,简要询问他们关于扎染的问题。大多数人表示听过但不清楚这门工艺,但也有一些旅客对工艺流程很熟悉。我们在此次实践中收获颇丰,更深入地了解了扎染的流程与历史,同时也对这门艺术现存的状况感到担忧。这样一门集结了古人智慧的工艺在现代生活的夹缝中生存,它的发展不容乐观。这次的体验之旅让我们想要推广扎染艺术的这颗心更加迫切。在浮躁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更需要这样一门需要我们静下心去体验的工艺。

 “染撷集”第一次乌镇社会实践也落下了帷幕,这仅仅是我们的一个开端,对扎染工艺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下一站我们将出发绍兴上虞中学,看一看扎染在课堂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期待“染撷集”下一次实践的精彩表现!

“快乐暑假”,促进公寓建设

-自动化学院“快乐暑假”小队-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一支满怀激情的社会实践队伍在622日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仪式上领导讲述了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其中最重要的是活动的安全保障,包括了对于恶劣天气的应对和尽量避免和面对突发情况的紧急措施的采取等等。最后,领导对各个队伍表达了圆满完成任务的期望与鼓励。

在出征仪式之前,我们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通过寻访并求得杭州市各大高校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开展的公寓建设的进步,以此来反思我们学校公寓建设的缺失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活动的主要项目在于对生活区垃圾的处理回收问题。通过咨询各高校后勤服务的工作经验,文明寝室建设的相关建议,学习各高校公寓建设成果,吸纳各组织对我们未来发展的建议,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公寓建设得更加美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快乐暑假”小队就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为了了解我们学校寝室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咨询了管理学校寝室的林小惠主任和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指导老师杜鹃老师。二位老师提出了寝室出现的若干问题,比如宿舍楼门口垃圾桶旁垃圾乱放、分类不完善的问题,宿舍楼内功能房缺失的问题和生活区内垃圾桶数量较少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便开始着手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我们将小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前往四个活动地点,分别是杭州市内的四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我们提前联系了各大学的接待人员,协调确定前往各所学校的时间,了解各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路线,天气情况以求取得最高的效率和成果的最大化。为了确保各组员的安全,我们准备了一些防中暑的药物。因为四所大学都在杭州市内,我们决定乘坐公交或地铁前往四所大学。最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日程,确定了考察方向和主要内容,确定了人员分

 我们相信,这次的实践走访一定能给予我们寝室管理的灵感与借鉴,让我们找到更好的处理回收生活区垃圾以及提升同学们住宿质量的方法。

 在76日,我们“快乐暑假”小队中的第一个小组已经出发了,其他三个小组也会在接下来的暑假里陆续前往这几个大学进行考察和学习。我们还会在后期进行跟踪报道。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南楼307 邮政编码:310018 办公室电话:86915002
Copyright©20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