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既出,万山无阻
2018年7月21日下午,对于第四届“梦想+”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来说,“植梦凉山·情暖长梯”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绿皮火车车身上嵌着白底黑字的标识,上面用工整的宋体刻着“杭州→重庆”。
“四川呐,天府之国,肯定很美,这一趟应该会很有趣的!”谈到四川,队员们的心里既是憧憬,也有自己的小顾虑。“最近雨水挺大的,害怕山里不好进去”“ 担心自己站在讲台上怯场了,那就尴尬了”虽然如此,队员们的眼神里依然充满期望,“希望孩子们因我们有所成长,也希望我们因他们有所收获!”
车厢里,淡淡的消毒水味儿和方便面的浓浓香气拌在一起,弥漫在各个角落。窗外是山与树的夹影,是日落与夕阳的余光,听着火车车轮与轨道摩擦碰撞的声音,“梦想+”的队伍就这样带着对小凉山阿依们的期待前行。
山路迂回,阡陌交错
火车,大巴,最后是双脚。从杭州出发到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毛坪镇长梯村,18个小时火车、6小时山路大巴,2018公里,山水迢迢路遥遥,7月22日晚8点到达住宿地点。
7月23日早上6点半“梦想+”团队集合出发,一路随车颠簸摇摆来到长梯希望小学山坡下,队员们背着募集到的物资,相互扶持,和阿依们一起走在泥泞的坡路上。
植梦凉山,情暖长梯
一个上午在分班工作、教室整理以及班主任与孩子们的面对面班会中悄然度过。上午11点左右,当地师生与“梦想+”实践团队成员共同举行了开营仪式。
仪式开始,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实践团队顾问朱斌书记致辞:“来到小凉山,我们所有人都感叹这里山川之美。孩子们要学会感恩大山,因为这里是养育你们的地方;也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特别美好,需要你们去参与和建设;将来你们还要回馈大山,让你们的子孙后代比你们过得更好。”
朱斌书记同时也对实践队员提出“三个绝不”和“三个要求”:“绝不给家长和孩子添麻烦,绝不给地政府和学校添麻烦,绝不给当地环境和美丽添麻烦;要求我们实践队员看一点平时看不到的场景,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做一点平时没做的事情,学会照顾别人;想一点平时没想过的问题,中国这么大、地域这么辽阔、困难这么多,我们青年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当地教师代表叶老师为开营仪式致开幕辞,代表当地政府、学校对于支教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勉励孩子们多听多学、打开视野、播种梦想,并宣布本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吴晓镪同学代表实践团队发言并庄严宣誓:“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贡献力量、遵守纪律、克服困难、展现风采,力争圆满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仪式上,朱斌书记代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校友会和重庆校友会等爱心人士向长梯希望小学捐赠1万5千元财物。实践队员们为到场的孩子们分发书包、文具套装等物资。
最后,“梦想+”全体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合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敞开心扉,笑靥如花
实践活动中,“梦想+”实践团队带领当地近百名彝族留守“阿依”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夏令营活动,同时也为长梯希望小学带来了文具、医疗用品。
除了“印象中国”地理知识、“历史纵览”时光之书、“梦想绽放”手工制作、“光影世界”影院展播、“唱响未来”音乐课程等“梦想+”系列课程教学。我们也准备了“趣味运动会”、“口算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希望当地孩子们从小怀揣梦想,努力前行。
我们,正好相遇;故事,刚刚开始;梦想,加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