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科技馆扇形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大赛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根据自主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评选,共有13个项目进入校赛。
校团委书记邹昕瑶、杭州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毛立靖、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马超英、校医院办公室主任杜鹃、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张晓琪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各学院团委书记、志愿服务项目指导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评比活动。
在项目展示环节,各团队通过PPT、视频、情景展示等形式,从项目背景、实施过程、创新亮点、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青年志愿者们怀揣炽热的爱心,将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融入志愿服务事业。他们用行动传递温暖,用汗水浇灌希望,让志愿精神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等领域展开,展现了青年学子在社会服务中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守护绿水青山,倡导文明新风。机械工程学院分会的“无烟西湖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保护西湖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旅游,提升游客体验;理学院分会的“雷锋兵站”项目:传承雷锋精神,服务校园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的“为法援薪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先行者”项目:提供法律援助,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计算机学院分会的“予她同行”卫生巾互助暨女性健康公益志愿项目:打破“月经羞耻”观念,传递性别平等意识,倡导社会文明。
用爱点亮希望,守护心灵成长。特殊儿童美术指导社团的“艺术启蒙——特殊儿童美术指导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用艺术点亮特殊儿童的梦想,呼吁社会关注特殊儿童群体;自动化学院的“护佑童心”阳光病房志愿服务项目:为长期住院的白血病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和陪伴式教育,帮助他们回归学校和社会;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红客卫士——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防诈骗宣传和网络安全科普,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网络安全。
助力乡村发展,播撒知识与希望。东阳市杭电东Young志愿服务队的“越夜越青春”假期公益项目: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与希望;文小二工作室的“小树苗公益课堂”项目: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为教职工子女提供暑期学习平台;会计学院支教社会实践团的“温暖在心动”暑期支教社会实践项目: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弘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科技赋能未来。会计学院团委的“枫桥新邻·青春共治——平安浙江建设视域下‘枫桥经验’出村进城志愿服务”项目: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电子信息学院分会的“数字新浪潮,启智‘芯’旅程——科普育才系列志愿行动”项目:用科技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杭州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毛立靖点评本次活动,他以建德市新安街道家暴妇女服务项目为例,对项目中如何团队构成,实施计划、解决问题等创新,突出志愿性体现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强调项目的可复制性并不是工作总结。要立足当下解决具体社会问题,切口越小越精准越好。他鼓励青年志愿者们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将志愿服务中的宝贵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
表彰优秀团队,激励青春力量。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红客卫士”守护青少年网络空间安全志愿服务6个优秀项目。校团委书记邹昕瑶、杭州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毛立靖为获奖团队颁奖。
“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本次大赛不仅展现了我校青年志愿者心怀高远、勤奋刻苦、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更激励了更多杭电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聚青年之力,献青年之智,发青年之声。未来,学校团委将继续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路径,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的梦想与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