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9日,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复赛及决赛在我校举行。我校32名志愿者“小青荷”以最具亲和力的微笑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从西子湖畔到角逐现场,服务于赛事6个赛事领域和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50组选手,累计服务时长达1506小时,为赛事的圆满举办贡献青春力量。
正式开赛前,复赛选手齐聚杭州,在志愿者和导演组陪同下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夜游西湖、探寻良渚、体验非遗......随行的志愿者们在赛前用贴心服务温暖沿途风景,配合圆满完成拍摄任务。
比赛当天,全体志愿者一大早到岗,迅速投入服务。对接选手的志愿者在选手出行、彩排等环节全程坚守,以规范流程保障比赛顺畅进行。道具组的志愿者们更是一刻不停歇,讲相声的桌子、舞狮的道具、书法的文房四宝都在他们的忙碌中登上舞台,为选手们的精彩演绎保驾护航。
在为选手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总是早早来到岗位等待。一次次交谈碰面,一张张亲和的笑颜,让选手们宾至如归。在杭电校园里,他们是最贴心的向导;在忙碌的后台里,他们拿着紧密安排的进程表,脸上始终洋溢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为选手提供服务。“姐姐,你能告诉我怎么发‘四’和‘十’中间的音吗?”12岁的艾莉选手在彩排间隙找到志愿者询问,选手服务领域的志愿者与她耐心沟通,帮助她顺利找到灵感。听着她在决赛现场说出自己初学时“四”“十”不分的笑话,外国语学院2024级研究生孟文洁感概万分:“我本以为我只会是台下的协助者,现在我也是故事的参与者,真是无比感动和幸福。”
在朝夕相处中,服务本次赛事的志愿者们也与选手和导演组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比赛结束后不舍拍照留恋。选手管理组志愿者、电子信息学院2024级研究生李庐杨在赛后动情地说到:“这次比赛与我以往参加的活动截然不同,参赛选手都来自国外。我主要负责赛事当天的选手对接与安排工作,在克服重重挑战后,活动圆满收官。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我们既展现了学校的国际形象,也顺利地助力选手完成比赛。在此过程中我的收获满满,幸福感十足。”
接连服务过杭州马拉松、国际青年科学家大会的选手服务领域志愿者、会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未说到:“入学以来我作为校青协的一员就积极组织参与每次大型赛事志愿。在这一次汉语桥比赛中中,我为选手和观众提供引导与帮助,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能持续诠释‘无志愿·不大学’精神,很荣幸也很激动。”
持续七天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自信担当、亲和有为的表现赢得多方认可,无论是后台忙碌的引导,还是深夜散场时的秩序维护,32名志愿者们始终以饱满状态坚守岗位,用行动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中文为桥,传递志愿故事。